新闻
  • 校园文化塑造:聚焦关键场所建设

    (一)宣传场所利用各种校园宣传工具,可以进行直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他们应对压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起到宣传促进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增进他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宣传主流思想、引导学生言行、提供心理支持等,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第一,校园内主要道路旁设固定宣传栏、活动宣传板,教室内的墙报、板报,定期书写心理健康文章、活动等,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加其对心理健康的关注。第二,校园中设置标牌或悬挂标语,以简明扼要的方式传达心理健康信息,引导

  • 校园环境的“三化”建设

    校园环境建设有助于学生体验幸福感,构建和谐校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校园幸福感体验环境分为人的环境和物的环境两类,人的环境分为师生关系和生间关系,物的环境建设包括整体规划和“三化”建设两个维度,宣传、学习、生活、休闲、人文和自然景观六种场所。幸福感是人根据自己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后的一种积极体验,是人身心健康的综合体现。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压力的增加,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校园是学生在家庭之外的主要活动场所,也是其体验幸福感的重要场所。对校园环境进行建设,既有助于学生获得主观幸福

  • 以提炼学校文化引领新型优质学校建设

    一是达成“理念共识”。学校需要明确办学理念,并将理念渗透内化为教师和家长的价值信念和行为追求,引导他们共同描绘出学校发展的美好愿景,之后付诸行动。如X学校将教育公平和个性发展的价值追求与学校整体行动统一起来,通过环境育人、活动育人和评价改革将“让每个孩子带着微笑走进校园,带着自信走向成功”的理念融入全体师生的日常生活;Y学校提出建设“预见未来的智慧学校”,通过共建、共享云端平台助力师生获取优质资源和学习机会,从而形成重视智慧教育建设的广泛共识;Z学校则围绕“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对规则的尊重以及对美好

  • 作为独特文化符号的IP形象

    文化育人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使命。IP形象将学校文化育人中蕴含的历史积淀和价值体系具象化、可视化,与新时代学校的文化使命高度契合,是学校文化育人的生动示例。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IP)是一种无形的智力成果财产权,IP形象则是其具象化的表现,旨在通过文化、艺术和商业等手段塑造具有影响力的角色、故事或品牌。通过人格化塑造和文化渲染,这些IP形象迅速引发大众关注,形成“出圈”效应。IP形象的推广可以追溯至20世纪初,随着当时电影、电视等媒介的发展,文学和影视作品中的

  • 学校文化的表达与传递

    理念意义的传递离不开表达活动,它应当在整个表达活动当中生成并完善。学校文化理念作为一种精神产物,也应通过具象化的形式与可见的形态得以表达,渗透进师生的观念与行动中,化无形为有形。理念可以通过文字、标识和活动等主要方式进行表达与传递。1. 文字表述好的文字表述应力求言近旨远、守约施博。首先,字句要做到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以高级、生动、合体、简单的方式表述全体成员所珍爱的价值”。如可以借用简洁的古文所隐含的美好寓意来表述校训,如一些学校用“勤、敬、信、勇”“勤、朴、肃、睦”等词。其次,为了避免文字表述

模块标题
更多
标题名称
更多

Copyright @ 2019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武汉点墨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武汉双军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