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如何把握学校文化“生长”的节奏?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内涵、层次、品位、特色的重要标志,是推进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学校文化建设是在学校改革发展的土壤中逐渐茁壮的,需要一个“生长”的过程。在学校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学校管理者需要合理把握并适时调整其“生长”节奏,以实现学校文化的不断创新和提升。首先,明晰发展目标,规划学校文化成长节奏。学校文化必须与学校发展阶段相匹配。基于学校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清晰、适宜的发展目标,可以更好地引领学校改革发展的方向并有效指导实践行动。学校文化建设首先应遵循不同时期的学校发展目标。学校管理

  • 从学校诊断的角度看校园文化建设

    “诊断”一词源于医学,指医生在察看病人身体内部、外部情况的基础上,对病人的病症作出的判断。将“诊断”一词引入学校发展领域,旨在帮助学校实现治理升级和办学质量提升。学校发展诊断是扫描学校发展现状,明晰学校发展定位,发现学校发展生长点及创新点,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激发学校发展活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无论是借助第三方力量的咨询诊断,还是学校自我诊断,其内核在于“诊”与“断”。“诊”,即对学校发展外部及内部现状进行全面扫描,充分检视学校的发展现状及困境;“断”,即综合前期的扫描结果,对学校发展

  • 从教育生活的角度思考学校文化建设

    教育活动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教育生活是人类的基本生活之一,人人都在不同时期、不同场所以不同身份“卷入”教育生活之中,人人都应关心教育生活。学校文化是长期积淀形成的,是全校师生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其所创造的成果总和。可以说,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非常具有导向性、综合性和专业性的工作。聚焦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可以进一步明确方向、凝聚共识、赋能发展。中小学校文化建设常见的问题有三个:一是概念不操作,学校提出某个概念,但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缺乏清晰解释,也不进行系统操作。二是逻辑不自洽,学校对发展定位或文化定位

  • 校园文化建设要注重教育生活情境的构建

    教育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围绕人在教育场域的生活而展开,是基于生活、通过生活、为了生活和创造生活的互动活动,呈现出差异化的生活方式。教育是基于生活的活动。教育活动的开展有赖于一定的教育情境,而教育情境并非虚空的假设存在,教育相关主体的日常生活结构、日常生活思维、日常生活模式和日常生活行为构造了教育活动的日常情境。教育活动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建立共同价值,设置生活议题,创设生活规则,又进一步形成了具有日常化、本土化、现代性和文化性的整体生活样态。教育是通过生活的活动。教师的教书育人活动,构成了教师的工

  • 新优质学校建设的价值意蕴、 作用机理和关键路径

    一、新优质学校的提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23年6月印发的《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指出:“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学校。”新优质学校不把学业成绩、分数排名作为衡量学校优质与否的唯一标准,取而代之的是,关注每名学生的成长,关注让教育如何更丰富、师生关系更和谐,个性化学习需求更充分满足,在学校育人目标、德育工作、学生发展、课程教学、队伍建设、学校文化、教育数字化等方面都会表现出独特的内涵与特征。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形式和实施主体,学校质量发展水平直

模块标题
更多
标题名称
更多

Copyright @ 2019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武汉点墨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武汉双军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