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对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具有推动作用,为实现全方位、深层次的大思政教育理念奠定了基础。
校园文化建设不等于课堂教育,是学校软实力的体现,校园文化建设需要长期积累形成,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到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校园文化建设不断融入育人体系,如融人学校党的建设体系,强化文化生态建设的引领性;融入知识创新体系,强化文化内容供给的丰富性;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强化文化素养教学的创新性;融入校园建设体系,强化校园文化环境的体验性等。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是世界上最早给“文化”下定义的学者。他认为,文化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一个复合体。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通常是指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能力和习惯等在内的复杂整体。文化以有形或无形的事物为载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有自身成长规律,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形成,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急功近利。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它涵盖了学校的历史传统、教育理念、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多个方面。具体来看,不仅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管理制度,以及校史、校歌、校徽、校训、校庆活动,还包括校园活动开展、师生行为习惯共识、校园榜样的宣传等。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管理制度是学校制度层面的建设,是一所学校的精神及其价值取向的根本体现,是一所学校的根基所在。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包括文化的整合、研究、传播、教学、实践、评价等多个环节,涉及文化育人顶层设计、文化课程组织形式、文化教学模式创新、文化传播策略设计、文化育人成效评价等多项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