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新闻中心 >> 校园文化形成的多重维度
详细内容

校园文化形成的多重维度

学校的文化代表了其历史积累和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和提升,由显性和隐性文化组成。显性文化指的是校园环境中营造的文化氛围。隐性文化是精神环境的氛围熏染,是课程建设的课堂渗透,是学校管理的人文指引,是社会公德的责任和导向。美国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多元化文化的融合与传承,体现民族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校园的文化多样性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发展。

 

实用主义是19世纪末流行的一种哲学思潮,以美国学者约翰·杜威为代表,他们认为,教育要与社会联系起来,教育要“为生活而教育”。杜威强调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注重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环境因素,基于经验的学习,在项目和实地考察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校园文化的形成有多重维度,包括历史传承、社会环境、校园活动以及师生交流。

 

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已有五千多年,其传统文化深邃而丰富,展现了独特的民族特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是一种文明,是一种传承。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继承和发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潜在价值,充分发挥民族传统文化育人的优势功能。

 

1.确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价值观属于精神文化的重要部分,如果学校过分看重精神文化中的伦理道德约束,而忽略其他,则精神文化建设很难有预期的结果。从本质上讲,学校的精神文化是通过文化来熏陶和启发,使师生能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

 

2.树立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观。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要鼓励学生自主成立自己喜爱的社团,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引导他们树立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

 

3.突出校园文化的审美特色。每所学校的校园精神、教育理念、培养原则要通过具体的载体表现出来,如校园建筑、公共设施、雕塑、校徽之类。学生身在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环境育人。


模块标题
更多
标题名称
更多

Copyright @ 2019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武汉点墨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武汉双军 | 管理登录
seo seo